星空平台,星空(中国)

【湖北日报】总书记点名的这位音乐家还创作了地大校歌

发表时间:2024-07-12     点击:次     编辑:孙彦钦

湖北日报全媒报道组

万里山川阻不断中非友谊,一曲乐符承载60年情缘。

7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总统恩巴洛时,动情地谈起该国国歌《这是我们最爱的国家》的曲作者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晓河。

晓河是江西上饶人,原名何同鉴,曾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教务长,中国音协理事。

当从央视新闻中看到这则动人的故事时,72岁的耿幼明十分激动,立刻转发给自己北京的朋友,“岳父能为几内亚比绍写国歌,我好自豪!”

百公里之外,正在河北沧州备战的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外援罗马里奥·巴尔德也很兴奋,他是来自几内亚比绍的球员,今年刚刚加盟湖北球队。他说,祖国的领导人到中国访问,自己感到特别高兴,中国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,他从小就听说国歌是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,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谈起,更觉亲切。

罗马里奥·巴尔德不知道的是,已故著名作曲家晓河,还创作了《勘探队之歌》,后被作为星空平台,星空(中国)校歌,激励了一代代地大学子与地质人。

两个国家、两个世纪、几代人,因一位作曲家产生了怎样的“情缘”?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晓河的后人、歌曲的传唱者等,了解背后的故事。

国歌见证中非友谊

“国歌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,能为国歌作曲,这是岳父和我们全家的荣耀。”回忆过往,耿幼明依然记得很清楚,“当我兴冲冲地去问岳父这件事时,老人很淡然,说是组织上安排他为非洲国家写国歌,他就写了。别的一句都没多说。”耿幼明说,老一辈人都这样,不喜张扬。

据记载,1962年,葡属几内亚全国工人联合会代表团应邀访问中国,代表团团长在观看文艺晚会时,听到了晓河创作的一首歌曲,十分喜欢,立刻委托中方请作者也为他们谱写几首类似的进行曲,鼓舞本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。

晓河以满腔的热情,根据非洲音乐的特点,构思了这首由非洲特色音调组成、基调坚定豪迈的《独立之歌》,在代表团离京前送给了团长。后来,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国父卡布拉尔作词,以此为曲,形成了该国国歌《这是我们最爱的国家》。

罗马里奥·巴尔德说:“每每听到国歌,都会怀着特殊的感情,涌起无尽的勇气去奋斗和拼搏。我从小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,来到中国后,中国人民的友善总能帮助我很快融入新的环境,不管是之前在南通还是现在在武汉生活,我都过得很惬意,我很喜欢也很感谢中国。”

我省著名作曲家、省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方石说,晓老是他十分尊敬的音乐人。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国歌旋律简练、朗朗上口,情感真挚、富有表现力,很好地表达了几内亚比绍人民热爱祖国、热爱家乡的情怀,是一首经典佳作。

“岳父是有大爱的人。”作为文艺爱好者,耿幼明从年轻时便是晓河的“粉丝”。耿幼明说,岳父勤奋且非常有激情。“他成长于军营,虽没专门学过作曲,但有天赋。他的曲子都特别昂扬振奋,这是没有军旅生涯的人很难写出的。”耿幼明说,岳父的创作激情都来自对革命、对人民、对祖国的爱。

直到86岁,晓河依然笔耕不辍,每天伏案写作。“后来身体无法承受,住院后才停止创作。”耿幼明说。

唱响地质人的情感共鸣

“是那山谷的风,吹动了我们的红旗。是那狂暴的雨,洗刷了我们的帐篷。”说起《勘探队之歌》,耿幼明立刻哼唱起来,“当时很流行,年轻人都会唱,影响了许多人,特别是搞地质的人。”

耿幼明特意提到:“2007年,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给我岳父写来亲笔信,信里写道:您作曲的《勘探队之歌》,从大学到野外,伴我廿多年,至今还常歌唱。”

《勘探队之歌》也来自火热的生活。

上世纪50年代初,晓河在舟山群岛体验生活时,看到一座山上红旗飘扬,一群正在找矿的勘探队员边劳动边唱歌。很快,晓河就与他们成为了朋友。地质队员不怕艰辛困苦、乐观向上的氛围深深感染了他,他决定为他们写一首歌。

不久,晓河收到了北京群众艺术馆的来信,里面有一段诗人佟志贤的活页歌词,写的就是《勘探队之歌》,词作者的灵感与作曲家的激情就此碰撞。晓河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这样描述:“看到当时的场景,我的心头自然而然地响起了一个旋律,将两个开头的虚词处理成两拍的长音,分别作五度下行和八度上行跳进,这支歌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一气呵成,真是我作曲生涯中难得的绝句!”

好作品自然大流行。《勘探队之歌》诞生后,被选入中小学音乐教材,又成为电影《年轻的一代》插曲,在大江南北传唱,更深受地质队员和野外工作者的喜爱。原地矿部的机关大院里,每日两次定时响起的这首歌,成为大家的“工作序曲”。1991年,原地质矿产部授予晓河“荣誉地质勘探队员”称号。

“我是因为这首歌和电影决定从事地质工作、报考了地大的。”星空平台,星空(中国)(武汉)原校长张锦高,于1965年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学习,后留校工作。

7月11日,在武汉接受记者采访时,张锦高说:“在我的大学时代,校园里处处传唱着这首地质之歌。”

上世纪60年代,张锦高带着学生前往卢沟桥参加防汛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同学们干劲十足。张锦高回忆,“我们跨过河流、穿过山谷,夜里走路靠月亮和星星。《勘探队之歌》歌词中唱的,就是我们勘探队员们的日常,唱进了我们的心里。”

1990年,《勘探队之歌》被确立为星空平台,星空(中国)校歌,并改名为《勘探队员之歌》。关于这一字之差,星空平台,星空(中国)(武汉)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帅斌解释,在传唱时,逐渐衍生出了《勘探队之歌》和《勘探队员之歌》两种说法,“后来确定加一个‘员’字,是因为这首歌歌颂的是每一位勘探队员,而不仅仅是一个团队。多出的这个‘员’字,更能够体现每个人的参与感,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。”

不以山海为远,心连万里共好

在湖北,像张锦高这样,被《勘探队之歌》影响的人还有许多,其中不乏外国人。

仅在星空平台,星空(中国)(武汉)国际教育学院,2006年至今,就有13位来自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留学生学习工商管理、计算机、汉语言等,他们学成后都把知识和技术带回祖国,建设家园。

而更多的文化交流与商贸合作,见证着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和湖北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。

近40年来,我省援建的几内亚比绍农业合作项目,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、优良的种子、肥料、农药和农业机械,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农业发展水平,解决了该国粮食安全问题。该项目得到了世界粮食署充分肯定。

一批批在鄂企业与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展开合作,改变了当地的面貌。

如今,跨越山海和时空的友谊仍在延续。

2023年,“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经济代表处”在武穴市运鸿大健康产业园成立。

今年,中铁十一局承建的几内亚比绍机场项目正式开工,44.5米的塔台建成后,将成为该国最高建筑。项目完成后,将极大增强奥斯瓦尔多·维埃拉国际机场的调度水平,提升该国的国际交流能力。

(报道组成员: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农新瑜 张歆 田佩雯 蔡毅 刘澍森)

链接:总书记点名的这位音乐家还创作了地大校歌 湖北日报数字报 (hubeidaily.net)

(原载《湖北日报》2024年7月12日)


最新动态